项目发布者

已参与评论04

昌平区

北京回龙观医院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1年5月,是共青团北京回龙观医院委员会领导的,由医院内外志愿从事社会公益、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心理卫生从业人员组成的联合性、非赢利性社会团体。现有院外网络实名注册志愿者262名,院内专业志愿者776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6万余小时。协会于2007年11月成为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团体会员。几年来,我协会充分发挥心理卫生专业优势,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始终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优秀心理健康专业志愿服务团队”为协会愿景,以“大医至爱,公益为先”为口号,在回报社会、医院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在志愿服务临床一线职工和社会大众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协会是首批“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医院志愿者庞宇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现将志愿者协会近年来开展工作汇报如下。 一、奉献大爱,敢于担当,关键时刻冲锋在前 志愿者的使命与国家发展、社会责任息息相关,在多次国家重大活动和大灾大难面前,北京回龙观医院志愿者协会成员不计生死,不计个人得失,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协会内96名志愿者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先后有9名志愿者和青年团员奔赴四川省绵阳市、都江堰市等重灾区开展心理救援工作。在团委和志愿者协会的共同号召下全院青年团员和志愿者共计捐款24960元人民币;共招募紧急献血小分队志愿者58人。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旱灾和青海省玉树强烈地震中,志愿者协会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号召会员要充分发挥志愿者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迅速掀起向灾区献爱心活动高潮。广泛发动、集中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为灾区捐款、捐物、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活动,两次向灾区捐款共计10840元整。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备和召开期间,协会共选派6名赛会志愿者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其中兴奋剂检查官4人,天津水滴体育场场馆现场接待部服务人员1人,奥运公共卫生保障语言服务人员1人;城市志愿者3人和社会志愿者75人。在整个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期间,所有志愿者通力合作,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有两人荣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1人荣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二、发挥优势,专业服务,公益项目创品牌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广大志愿者的大力配合下,我协会将自身心理卫生专业与志愿者工作完美结合,逐渐开发了一批具有专业特色,在志愿服务领域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真正的展现了当代医务工作者的风采,体现了当代医务工作者服务患者及家属、服务社会的高尚志愿精神。 1、“心理健康大讲堂”志愿服务项目:2002年北京回龙观医院团委启动了“心理健康大讲堂”志愿服务项目,2007年“心理健康大讲堂”被正式纳入医院志愿者协会设置服务项目之中。该项目以普遍关注心理健康的人群和社会重点关注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专业心理志愿者现场授课、心理减压疏导、答疑等多种方式,为受众群体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问题的相关应对方法及建议。该项目分为院内和院外两个单元,院内单元我们坚持每周一讲;院外单元,自项目启动以来,志愿者先后走进了延庆靳家堡中学、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北京红丝带之家、北京公交集团、农民工学校、东直门武警官兵等多个受助群体中,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指导,以专业优势为依托,逐步形成了心理健康知识宣教的整体运行机制。在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的同时,也提高了该项目在社会中知名度。 2、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始于2007年,是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难事故后的心理应急救援工作为中心,以青年团员和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主体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后勤管理人员等多层次人员梯队的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现场心理应急救援、心理援助热线、网络心理咨询等特色服务方式,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人群提供心理支持、疏导和干预服务。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医院心理应急志愿服务队的10位专家迅速行动,在48小时内编写出了《重大灾害心理急救手册》(第一版),心理救援人员人手一册,为灾区的群众提供科学、规范的心理救援服务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近百名志愿者先后参加了内蒙乌海煤矿矿难,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灾害和海地地震遇难维和警察家属的心理应急救援、马航失联客机乘客家属、昆山爆燃事故伤者及家属心理援助等工作,累计志愿服务7200余小时。同时该项目以心理援助热线为应急志愿服务载体,几年来共接听电话21万人次,应急处理高危自杀电话7000余人次;通过网络心理咨询、自杀者亲友小组志愿活动等多种服务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应急志愿服务。 2014年马航MH370失联客机乘客家属心理援助服务中,30位心理援助志愿者从3月8日-5月3日,在四个不同的心理援助服务点为受助对象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心理援助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为11300余小时。 2014年5月,医院志愿者协会协助回龙观镇政府开展非京籍适龄儿童入学初审工作,在初审工作现场设立心理援助服务点,为前来办理入学初审手续的家长提供心理援助服务。青年志愿者们连续开展22天服务,参与服务有志愿者54人次,志愿服务累计432小时。 3、“爱北京、逛北京”住院患者逛京城志愿活动:为了丰富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住院生活,增加精神障碍患者与外界的沟通,促进其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康复,医院团委于2001年正式启动“爱北京、逛北京”住院患者逛京城活动,医院志愿者协会为此项活动的主要实施者。“逛京城”活动在确保安全第一的情况下,逐步扩大项目效果及范围,融合科技、人文、绿色于一身,先后走进北京现代集团、联想集团、朝来农艺园、大钟寺博物馆、古钱币博物馆、急救科技馆、航空展览馆、老甲艺术馆。此项活动开展14年来,已经有3500余名住院休养员从中受益,先后有近1000人次的志愿者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的投入到这一充满人文关怀的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在各项活动中锻炼了志愿服务的能力。 4、老少携手志愿服务项目:老少携手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四年多来,先后开展了离退休职工计算机培训系列志愿服务、老干部疗休养志愿服务、老少携手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春风化雨•情系夕阳”文化传承活动、老少携手送健康、送欢乐等多个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分项目。2010年9月15日,协会离退休职工服务队正式成立。本着“年轻老同志为年长老同志服务”的原则,倡导老同志之间的友爱互助,开展以心理健康服务等为主的志愿活动,“老帮老”志愿服务岗于2014年被授予“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岗”。老少携手项目开展四年多来,对全院的志愿服务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也不断得以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一项具有良好的服务成效和有效的运作模式,以及发展规划的志愿项目。 5、“心灵历奇培训” 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正式启动,是北京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10年成为北京市卫生局《“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卫生青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品牌项目。项目发挥专业优势,以情绪压力管理、心理咨询、减压俱乐部、拓展训练等为平台,实实在在地帮助广大青年及部分压力相对较大的社会人群正确认识压力,有效舒缓负性情绪,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幸福指数、构建和谐身心、引领心灵历奇的目的。截至2015年底,医院团委先后为市属卫生机构基层团干部、友谊医院、佑安医院、天坛医院、老年医院、航天医院、朝阳区精防工作者、昌平区邮政储蓄、无偿献血者、北京少林武术学校、央广健康等多家单位提供了有效的素质拓展培训。 6、“心理健康直通车”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10月16日启动,志愿者协会组建了10支具有不同专业特色的心理卫生志愿团队,将100余名医疗志愿者与回龙观55个社区(村)、1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5个社区青年汇、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对接,为社区百姓提供就医指导,为社区精神康复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康复训练指导,为社区百姓提供“菜单式”心理健康科普讲座服务,直接把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送到百姓家门口。这个项目荣获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站金牌项目并入选北京市小微志愿服务项目支持计划。目前这个项目正在有序运行中,2016年我们将重点就在社区康复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入户随访并对患者家属及监护人进行一对一的日常护理指导及健康宣教。 多年来,北京回龙观医院志愿者协会以“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行动口号,努力为社会提供专业的心理卫生志愿服务,倡导文明新风尚,为个人心灵的增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着青春、智慧和力量。未来的工作中,我协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新时期雷锋精神相结合,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继续发挥团员青年和志愿者突击队和主力军的作用,从而更好的为人民的精神健康保驾护航。

全文

03-03 16:56


4
加载中…
查看最新支持者

项目发布者  发布了最新动态